close

前言: 
這篇文我想寫很久了,不過因為真的好多事好忙,所以可能又有點忘記....趁記憶還沒消失之前趕快把記得的打上來吧...
其實是一篇評論,不過為了避免批判成分太重,會以故事一點的方式敘述 

想想自己以前高中時代, 沒有Facebook的存在,每天回家看的是無名,聯絡朋友用的是手機,那個年代,手機要錢,簡訊要錢,所以很努力省著用,有時室內電話也會派上用場; 那個年代,臉書早已存在,但沒有人談論它,沒有人迷戀它,或許是那個年代本身單純,也或許是Facebook的使用方法還很單純

還記得上了大學,第一次聽到PTT(可能我真的很Lag吧....),班級事務放在P2,老師交代班代,每個人都要有一隻帳號,班代交代我們,一定要去P2看班級事務。那時候,我努力的學習如何使用PTT,班上同學亦是如此,但或許是我們頭腦不靈敏,學了很久,仍是不得要領

記得班代最後無奈的跟我們說  "好吧我把訊息轉到FB,我們在FB創一個班版好了",從此,FB這個詞,正式進入了我的生活中。

不過那時候,為了避免單純的生活被影響太多,我還是沒有立刻辦帳號,直到有一天,有個同學問我,Facebook要怎麼辦帳號,我試辦了一下,居然就這樣,替自己辦了一隻帳號,從此這隻帳號跟我形影不離。

剛辦帳號不久,的確是覺得Po動態是件好玩的事,就像是買了智慧型手機之後,第一次接觸到Line,覺得Line好好玩一樣,但不久,我開始思考這麼做的意義。 

升大二的暑假,我曾經將Facebook短暫停用,想試試看Facebook即使不存在,是否對自己的生活有何重大影響,像是朋友會趕緊打給你說"欸怎麼找不到妳了",或是突然覺得手癢很想發動態

但很可惜的是,這些都沒發生,每天太陽還是從東邊升起,手機還是靜悄悄(喔對了,那時候我的手機還是智障型手機),朋友並沒有因為單純想約我就打給我,都是有事才打給我,頻率是偶爾。

我不禁開始思考,當時人們喜歡在塗鴉牆(那時候還是塗鴉牆)po動態,心理層面上來說,是希望人們注意到自己

在Facebook上,每隻帳號意味著一個交友圈,當然,我這麼說的意思是,每隻帳號並不代表每個人--從前,一個人終其一生能到的地方有限,能見的人有限,現在,Facebook的交友功能已經能讓交友關係非常廣闊--甚至是素未謀面的人也都能加,Facebook除了在辦帳號的年紀上有所限制(而且這也是可以大人幫忙辦的),對於交友的限制甚少,這也讓人們開始努力"擴充"自己的交友圈,但這就像是一塊餅一樣--如果妳將一塊餅的面積縮小,厚度會增加(在原料不變的前提下),但若將那塊餅面積變大,那塊餅可能會被打扁,而餅的厚度就是彼此交情的深度。但某個層面上來說,那些努力擴充好友的人不在乎這些,他們覺得Facebook"好好玩",可以加好多好友,這樣po動態就能被更多人注意到,因此,po動態的意義是,證明自己的存在性--或許人們有時候真的有什麼事想講,但我們看到的是,大多數的動態都是,"即使沒講也不會怎麼樣"的事。


從前,沒有Facebook,人們不會如此在乎自己的存在性,但有了Facebook,人們花在證明自己存在性的時間越來越多,也喜歡加更多好友

Facebook一開始就有按讚的功能,隨著Facebook存在的時間越來越久,這個功能也越來越被重視,一開始只要有一個人按讚就很開心了,到後來可能按讚人數是以千以百計算,我們越來越在乎我們po的動態或是照片"能不能被按讚"、"能不能得到很多讚",Facebook是個社群網站,人們在FB上的一舉一動都是小型社會中的社群互動--因為我們想要得到認同,所以我們在乎我們自己在Facebook上po的任何東西,及回應的任何發言


Facebook由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創立,創立之初的目的,是為了提供大學新鮮人在每個學年之初,能將自己認識的人加入自己的好友名單(這也是為什麼FB的年齡資格限制在18歲以上),後來,人們漸漸發現Facebook可做為"搜尋引擎"使用,搜尋自己失散多年的朋友或同學,甚至親戚,也因此有段時間,Facebook的首頁是族譜的圖案,我媽一開始辦了Facebook,說她不會成癮,但旋即因為能搜尋到自己多年以前的同學而感到雀躍不已,也因此使用Facebook的時間越來越長(不過,摒除新鮮感的因素,後來她也漸漸變節制了)      

Facebook被大家公認愛不釋手的一大原因是,人們能在FB上編輯自己的小天地,能發動態,能寫文章,能回應能按讚,能戳別人引起別人注意,還能聊天,這些社群功能卻並非FB唯一擁有,Geocities、Tripod、Friendster、Tribe Networks和MySpace等社群網站均在Facebook之前出現,這就像是谷歌並不是第一個搜索引擎,YouTube也不是第一個視頻分享網站一樣。

Facebook成功的一大關鍵是時機(Timing),扎克伯格很好地把握住了每個時機:延遲了文克萊沃斯兄弟項目的發展速度,率先在哈佛推出Facebook,隨後推廣至其他院校,在適當的時候遷移到加利福尼州,拒絕維亞康姆和雅虎的收購要約,與微軟達成協議。

但除此之外,Facebook會成功的關鍵因素並不只時機:

扎克伯格今年28歲,他如何能在Friendster失敗,MySpace取得巨大成功之時成功推出Facebook呢?人們看到的是扎克伯格的成功,卻很少提及他取得成功所必須的6大要素:野心、遠見、決心、執行力、運氣和時機。


野心

“最高的草會第一個被鐮刀割掉。”——俄羅斯諺語

任何成功人士的基石是野心或是對個人成就的渴望。

成功、讚譽、尊敬、金錢、權力或名望驅動著人們不斷進步。如果你相信電影《社交網絡》所講述的所有事情的話,那麼扎克伯格推出Facebook的初衷是要在哈佛這個競技場上贏得女孩的芳心。成功是相對、主觀和隨時變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扎克伯格對成功的定義也在發生變化。

過分表露自己的野心可能會令你慘敗,但是要想取得成功,野心必不可少。挑戰在于如何恰當地表達野心,以及圍繞野心控制自己的情緒。當文克萊沃斯(Winklevoss)兄弟一開始聘請扎克伯格為他們開發社交網站時,扎克伯格從未表露過構建自己的網站的野心。直到後來,文克萊沃斯兄弟才知道了扎克伯格的這個野心,但是已經為時太晚了。

遠見

設計上的一個缺陷使得MySpace用戶可以定制自己的個人頁面。這種好壞參半的事情造成了一個混亂的環境,使得用戶更加喜歡Facebook簡潔的界面。

Facebook並沒有任何革命性的遠見,不過,Facebook值得稱道的是扎克伯格等人意識到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真名實姓的人的目錄,而不僅僅是用戶目錄。在Facebook之前,要想在網上真正找到某個人幾乎不可能,你可以在谷歌上搜索他們,但是卻不一定能一次搜索到你要找的人。現在,我們已經把在網上找到某個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了,拓展人搜索,建立人們間的聯係無疑是一種進步。值得一提的是,多數成功並不完全是創新,而是對現有技術或產品的拓展和改進。

批評人士或許注意到扎克伯格有時會缺乏個人魅力。在這點上,個人魅力取決于個人的遠見:它讓你說服其他人認同你的遠見,但是魅力本身並不是成功的必備要素。對扎克伯格來說他的運氣很好,Facebook的快速增長彌補了他個人魅力上的不足。

執行力

“堅持重點,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服務。”——馬克‧扎克伯格

要是回頭看看Facebook剛推出時的功能,你會發現它的功能非常少。Facebook在保持用戶不斷增長的同時,也在不斷增加新功能,就好像是沒有絲毫猶豫地為3萬英尺高空的飛機更換引擎一樣。人們容易嘲笑Facebook在隱私檔案等問題上的失誤,卻看不到Facebook進步和成長的速度。

決心

前美國總統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曾說過:“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毅力,才能不可以,無所作為的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天賦不可以,碌碌無為的天才到處都是;教育不可以,受過良好教育卻成不了大器的人隨處可見。只有毅力和決心是無所不能的。‘勇往直前’的口號已經並將繼續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難題。”

早在1995年蘋果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就曾表示:“我深信,區分成功和不成功企業家的近一半因素純粹是毅力上的差別。”

扎克伯格在其經歷中展現了決心、驅動力、韌性或毅力等最重要的因素。他在文克萊沃斯兄弟知曉前不知疲倦地寫代碼發布Facebook,向其他大學推廣,向MySpace發起進攻,應對文克萊沃斯兄弟的法律訴訟,多次嘗試利用用戶的隱私信息。

上述四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生俱來的,可被學習和能被控制的。但是缺乏以下兩點,成功也無從談起。

運氣

“發大財靠運氣,發小財靠勤奮。”——中國諺語

在體育界和商界,運氣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
扎克伯格見到西恩。帕克(Sean Parker)幾乎完全是靠運氣,帕克把他介紹給了皮特。希爾(Peter Thiel),要是沒有希爾這個夥伴和首位外部投資人的支持,扎克伯格不可能直到今天還一直擔任首席執行官。

Facebook能在人們一頭熱的被自己的新鮮感左右時,馬不停蹄地推出新功能--打卡、粉絲專頁、事件、甚至群聊、視訊、市調,也因此人們漸漸依賴起Facebook,喜歡按一些粉絲專頁讚,喜歡看一些"小品文"--即使那只是無意義的呢喃、喜歡到哪裡都打卡一下....Facebook如扎克伯格所願,搭起許多相隔兩地的親朋好友之間的橋樑,建立起大學生之間的聯絡網,但溝通的速度越來越快,人情越來越淡薄,生活越來越沒有隱私。

Facebook的齊全功能,將以往單獨功能的程式打得落花流水--MSN決定和Skype整合、Yahoo收起很多功能(不過那是另一個課題了),人們不再喜歡時常閱讀紙本書,看起了動態(在智慧型手機出來以後,人們除了動態就只看電子書); 不再喜歡花許多時間寫信,除了e-mail就是FB上的message; 人們漸漸變得懶惰,不喜歡長篇大論,不喜歡寫文章,因為寫了也沒有人會看; 漸漸的,人們連字也懶得看,只看圖,或是按個讚; 人們漸漸變得沉默,沉默得打起了FB上的電動,在Facebook上無話不談,到了現實生活中卻變得無話可說--因為溝通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人們之間的情誼漸漸淡薄,不再懂得珍惜彼此的相處時間,不再珍惜自己的朋友,因為"刪掉一個我還有一千多個好友"

人們越來越喜歡到哪裡都讓別人知道,做什麼都要拍照po上網(這點跟智慧型手機也脫不了關係),今天交了這個男朋友,趕緊po上FB告訴全世界我"In  a  Relationship",完全不管那翻成中文"穩定交往中" "穩定"的意思,明天不喜歡了,沒什麼關係,反正改回"Single"就好了(即使英文上,Single的意思僅代表還沒結婚呵呵),然後還要記得放一張自己自拍哭得很慘烈的照片外加一個把那個男人罵得很慘的動態,讓很多人按讚安慰我。

的確,Facebook能讓人們認識一些可能平常不會認識的朋友,這當中也包含交到知心好友的可能性(畢竟我本身有這樣的經驗過,因此不能全盤否定),但Facebook也讓人們知道一些現實生活中正常不會知道的事情--或許那我們就把它叫做隱私,雖然我沒告訴你,可是你知道我念哪,我昨天跟我媽吵架(雖然那也是自己po動態才會被知道,但custom設定每個動態給誰看的功能對於好友有一千多人的人來說可能不管用,或許也只能調權限),同時,Facebook也製造了許多不必要的爭端--如果沒有那張打卡的動態,你不會知道他跟誰很好,或是做了什麼讓你不爽的事,所以毅然決然地跟他絕交

有人說,這樣聽起來,Facebook是讓我們更快"認清一個人",沒錯,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吧,但我們為什麼要"更快"認清一個人? 或許我們刪他好友的原因,沒有FB,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跟他來往,並不會讓我們少一塊肉

Facebook的隱私問題越來越受重視,在社團內,一篇文章被哪些人看過,一目了然--如果看過了卻說自己沒看到,會遭到撻伐,訊息亦然,幾點幾分的時候有被讀過,再也不能用"沒看到"當逃避責任的藉口,大概是有人反應,後來Facebook又新增了"反標示未讀"的功能,於是,以前是傳訊者控制著收訊者,在能反標示之後,收訊者竟也控制著傳訊者

"我沒看到喔,因為我標示了未讀",是不折不扣的心理戰。


Facebook也為了讓大家更"方便搜尋"以前的動態,將塗鴉牆改成Timeline---那還不如說是更容易產生無謂的爭端,知道這麼多,對妳/你真的好嗎

論Facebook一開始的創立目的,Facebook必須存在,但使用時間不需要這麼長,論及Facebook之後的革新,對使用者來說,是一大突破,也是一大挑戰。   


Reference: 
http://www.life.com.tw/?act=view&news_no=9174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facebook
    全站熱搜

    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